热观小说文学网>仙侠>帝国的黎明 > 章30 白日落昆明-5
    高顺贞叹道:“朝廷也太看得起大理了。”下令一切接待礼仪务按照最尊贵的来。属吏张乐进问道:“这使者不过是名校尉,也未继承侯爵,为何如此礼遇?”高顺贞摇了摇头,缓缓道:“世袭博望侯乃是唐室之后。虽然并没有行禅让之礼,但世人皆知,夏之社稷乃以德居之,并非乱臣贼子篡逆而来。朝廷派博望侯世子出使大理,恐怕用意便在明了正朔所在吧。”

    回到馆驿,屏退大理国的奴婢后,李四海方才长吁了一口气,扯开帽子的系带,两手挥了挥宽大的衣袖,叹道:“好久没有打躬作揖,真比海船上还要累。”又沉声道:“南诏大理乃是新附之地,难免有一二心怀叵测之辈,千万要小心防范,莫要阴沟里翻船,那就连虎翼军的雏鸟也不如了。”

    周围几个百夫长皆是哄笑,为了这趟出使的差使,大将军府拨下一笔银钱,让李四海特别按照虎翼军仪仗的标准为承影营定制了军袍甲仗。虽然没失国体,不过连李四海自己在内,军士们都有些不太习惯这般郑重的装束。

    此后数日,大理国中重臣的朝服换成青黑色,以示归附水德。高氏更为了配合攻伐安南,选拔了五千精锐军士成军。大理国的各州县官吏和蕃部首领,都开始收集粮草驮马,准备供应蜀中南下大军。与此同时,朝廷也征发大批民夫,一边转运辎重一,边修复早先因为担心安南攻伐而破坏的重要道路。

    大理归附夏国的消息,在大理和蜀中的民间皆是波澜不惊,这两地边境的百姓习俗相近,婚丧嫁娶,人情往来一切照旧。但得知消息的蜀中商人则闻风而动。大理国北面门户,扼守苍山洱海之间要隘的下关前面,天色还未拂晓,等待着进关的商队马帮排成了长长的队伍。

    有的商人赶着到大理开设分店,有的则听说朝廷将要对南方用兵,提前输送物资准备卖个好价,还有的是听说关税将要取消,便将货物囤积在关外,现在只赶着去大理抢占市面。虽然蜀中商贾常年累月都在这条茶马古道上跑,在下关前面等待也不止一次,但今日心情却格外不同。

    “老李,你看这关前的匾额,似乎变了啊?”何记茶行的何老三指着那匾额,口中喃喃念道:“镇—南—关”

    他一听说这大理将要归顺的消息,立刻凑足银钱,马不停蹄赶过来,准备在苍山买一座茶园。他往年来大理购茶,有好几处早就看好,当地的族长也愿意出售,但都不敢下手,这回大理与蜀中合为一体,若是晚了,只怕就要被旁的茶商抢走了。

    “老三,你孤陋寡闻了,”李良仁得意道,“大理归附我朝,这段氏受封为镇南王,因此便将关名改名为镇南关。”他也是带着七八分的猜测,却解释得合情合理。何老三仰头看着那野草丛生的关城城头新悬的匾额,大笑道:“还是这镇南关叫得威风。”他顿了一顿,又道,“我紧赶慢赶,还以为能喝个头汤,谁知到这关前,却有这么多人候着了。”

    李良仁笑道:“为人莫太贪,这大理国地方这广大,缺不了老何你这一份。我听说往前三天,这镇南关前便是这番景象了。如此一来,那些蕃部的头人可要发大财了。”何老三堆笑道:“老哥说的是,发财发财,一起发财。”镇南关弥漫着一股仿佛节日的气氛,商旅们一边喜气洋洋地谈论着如何拓展生意,一边野心勃勃地议论着“大理和蜀中取消了关卡,国用不足,对关东货物至少要收三成的重税,限制关东人在这边做生意,免得那些闻风而来的渣滓又将市面搞乱。”

    十数日后,大理国倒向夏国的消息传到汴梁,皇帝赵佑再度暴怒,掷出玉斧,差点砸中太尉童贯的额头。

    “陛下,犯不着为南蛮动气。”童贯小声劝解道。赵佑仍然怒气勃发。当初平蜀之后,太祖以玉斧将大理国划在南疆之外,称“此外非吾所有也”,宋军便不再南进。百十年来,大理国殷勤进贡,多次私下提出愿依附大宋为藩属,宋国朝廷因担心多事而拒绝。直到数年前,赵佑以为藩属来归,更能彰显太平盛世,方才傲然同意。谁知,短短不过数年,这大理国居然因为与安南之间的冲突,转眼又背宋投夏。

    ”真乃朝秦暮楚的小人。“赵佑气喘吁吁道,内侍刚刚端上来一碗参茶,又给他摔了。

    “朕向来修仁德以怀远国。哪次藩属进贡不是十倍回赐,只因和安南的些许争执,大理居然倒向夏国,真是岂有此理!”赵佑气喘吁吁道,“王枢密,讨伐大理是否可行?”

    枢密使王甫脸现难色道:“陛下,东南刚刚平定,还需要留兵震慑。这南征蛮荒之地,耗费非小。熙宁年间讨伐安南,十万大军中疫病流行,死者近半......”

    “住口!”赵佑脸色铁青,东南一直是他心中隐痛。吃了这番动荡的教训,他不得不对朝政谨慎从事。三皇子赵杞力夺科举省试头名,因为清流重臣群起反对,赵佑便取消其参加殿试的资格。就连东宫易储的事,也一拖再拖。但易储之心,亦不可动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