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观小说文学网>历史>超玄幻三国 > 257、投诚、赐官
    楚河率领万余兵马,为了保护天水郡的百姓,不惜和黄巾军二十万精锐死战。

    又想到自己受蜀国俸禄,却为了保存性命,没有与秦州共存亡,便是最顽固的公输车,这个时候都是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楚河制止了陈桐继续说话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跟况濮等说那么多,觉不是为了讽刺对方,而是有心将他们收入麾下。

    况濮不用说,虽然修为差了一些,但才能还是有的,拥有治理一州之地的经验,要不是受到四大家族的掣肘,他定然是能有一番作为的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礼贤下士,提携后进,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点。

    当然,真正受到楚河重视的,便是董厥了。

    董厥如今没有投入诸葛亮门下,也不曾当过蜀国的官职,容易为自己所用,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理念。

    若是得到董厥的投靠,定然能让常定军的实力再一步提升。

    这可是不比姜维差多少的天才人物,和姜维一样深得诸葛亮的看重,先后担任了丞相府令史、丞相主簿,最后官至辅国大将军,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同为平尚书事,统领中央事务,与姜维一文一武的支撑了蜀国许久。

    如此一尊牛人送到自己面前,楚河当然不可能放他离去。

    楚河现在可以说是求贤若渴。

    这也是没有办法,单是天水郡一地,就极为广袤,需要诸多管理人手。

    天水郡民智开化程度极低,书院学府等极少,尽管楚河可以利用天眼发现人才,也开始设立各种书院学府,但更侧重的是武力方面。

    就算发现了精神力天赋不错的,要培养起来,三五年时间是决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这事实上形成的重武轻文现象,使得常定军兵将精良,但治理民生方面的人才极少。